欢迎光临“欧匠烤炉”官方网站 !分站 收藏本站|在线留言|网站地图

欧匠烤炉

源自烤炉世家 传承工匠精神中国烧烤设备开发制作中心一创绿欧匠

400-882-0633

热门搜索关键词:烤肉炉烤鱼炉烤鱼底料烤串炉烤鱼设备

欧匠烤炉提供全面的烤鱼餐厅增值服务
当前位置:首页 » 创绿烤炉资讯中心 » 烤炉行业资讯 » 鱼、牛肉、鸭……民国时湖南人的中秋食谱里都有啥

鱼、牛肉、鸭……民国时湖南人的中秋食谱里都有啥

文章出处:查看手机网址
扫一扫!鱼、牛肉、鸭……民国时湖南人的中秋食谱里都有啥扫一扫!
人气:-发表时间:2016-09-12 16:37【

1923年过中秋,长沙城难买一条鱼


民国湖南人中秋食谱:鱼、牛肉、菱藕、鸭、桂花蹄筋、月饼……


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,是月亮的狂欢,也是一家人的团圆。如今隔着一个世纪回首民国时湖南人过中秋,在流动的光阴里,总有一轮圆月当空,成为永恒。


而那圆月下,也总有一桌家宴,品尝着离别和团圆。


撰文/记者储文静




老长沙时令菜:


茭瓜丝炒牛肉丝


中秋月圆,人也团圆,除了吃月饼,还要办团圆宴。美食专家范命辉就曾在《湘菜六味》中把中秋的团圆称为“小团圆”。


每到中秋这一天,长沙人的晚餐必定备上丰盛酒菜,合家团聚欢宴。若有家人赶不回来过八月半,被视为缺憾,好像吃年夜饭那样,在空位上放一套碗筷,以示一家团圆。


长沙的中秋团圆宴上有一样时令主菜少不了——“茭瓜炒牛肉”,虽不名贵,但中秋家宴的主角地位,是属于它的。


“茭瓜”学名“茭白”,乾隆才子、文艺吃货袁枚曾在他的《随园食单》中详细介绍过:“茭白炒肉、炒鸡俱可。切整段,酱醋炙之,尤佳。煨肉亦佳。须切片,以寸为度,初出太细者无味。”可长沙人偏不,他们非要将新鲜成熟的茭瓜切成细丝状。取黄牛肉,横纹切成细条。干红辣椒去籽切成丝状。入锅快炒出锅。这样炒出来的茭瓜脆爽鲜香,牛肉的韧性也恰到好处。


可别小看这道时令小菜,有时候它还会成为影响金融的“大事件”。1923年9月27日湖南《大公报》刊发《中秋节之长沙商业状况》:今年中秋大异往昔。沾匀弥布,金融紧张异常。本埠一届中秋,家家户户喜食牛肉,而各牛行对于中秋生意异常注意。昨日市价涨至三百六十有奇。道门口一家约计宰牛三十头以上。


除了茭瓜牛肉之外,老长沙人中秋节还喜欢吃鱼,1923年9月27日《大公报》上披露,当年中秋节期间,平日廉价之鲢鱼亦涨至四百八十文。而另一些紧俏型鱼种,你就算再有钱也买不到。从报道上看,1923年那一个中秋节,还有一种食品卖得好,销量闯进了前三,那就是菱角白藕。此项生意虽微,但在当年长沙城秋节结算,销售亦算不少。报道称:“小民感战争之痛苦,焉有心欢过中秋,不过买食菱藕,点缀节景而已。”


至于买不到鱼的原因,则是当时因“长沙六一惨案”事件,长沙战云密布,日本军舰停泊湘江架起大炮,整个江面完全戒严。当时的长沙人过不了河去岳麓山,只能选择去天心阁。据大公报报载“是日天心阁游人如织,男女来往,茶市生意大好。城外游人亦较平日为多,多是观看江面状况者。唯对河枪声,终日继续不绝,游人不无戒心。”


大湘西的重头戏:


生姜炒鸭肉




“鸡愁怕的月婆子,鸭愁怕的过中秋。”在大湘西一带,中秋家宴的重头戏,是炒鸭肉。


永州有句谚语:“八月过十五,生姜炒鸭肉。”八月十五杀鸭子,是不成文的习俗。但凡有条件的人家,都会买上一只鸭子拿回家去做菜吃。


为什么中秋节要吃鸭子,还有一段历史传说。元末时期,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,汉人决定推翻元朝,但当时统治严厉,不能明着组织斗争,就用暗语。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“鞑子”,就取谐音“鸭子”。大家约定,中秋节吃鸭子,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,推翻元朝统治。


姑且不论这段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少,但从节令上看,此时新鸭肥嫩,无论是用生姜炒,还是用芋艿子炖,都是时新佳肴。且鸭肉性寒凉,具有滋阴养胃、清肺补血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可补内虚,消毒热。


中国很多地方都流行在中秋期间吃鸭子;川西地区爱吃烟熏鸭;成都人爱吃卤鸭;南京人中秋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;福建人把鸭子跟当地盛产的槟榔芋一起烧,叫槟榔芋烧鸭。


而湖南人中秋吃鸭的方式,则更倾向于炒:芷江鸭、洪江血粑鸭、永州血鸭都是当地名菜。郴州的中秋家宴中还有一道特色菜:酸芋秆炒仔鸭,以仔鸭肉、酸芋秆、子姜、大蒜、辣椒等料爆炒而成,香辣酸具备。(据《郴县志》)


中秋下馆子必点:


桂花蹄筋




民国时候,也有一些家庭选择在饭店里办中秋家宴。长沙火宫殿的历史资料中记载,自民国以来,在火宫殿中秋家宴菜单排行榜中,老长沙人除了必点组庵菜和东安子鸡之外,还有一道中秋时令例盘:桂花蹄筋。


组庵菜是由谭延闿(字组庵)之家厨曹敬臣所创。谭延闿,字组庵,曾任湖南督军、省长等职,其嗜美食如命,故谭府内厨所聘,均为湖湘饮馔界一时之选。曹敬臣为谭府创制了许多精美的菜肴,逐渐发展成为组庵菜系。组庵鱼刺、组庵豆腐、组庵酸辣辽参、组庵鸡汁裙边等,都是当时火宫殿里卖座的菜。


东安鸡被列为国宴菜谱之一、八大湘菜之首。火宫殿里的各种宴席,不能缺少它。中秋家宴当然也不例外。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,湖南东安县城里,有一家3个老年妇女开的小饭馆,某晚来了几位经商客官,当时店里菜已卖完,店主提来两只活鸡,马上宰杀洗净,切成小块,加上葱、姜、辣椒等佐料,经旺火,热油略炒,加入盐、酒、醋焖烧后,浇上麻油出锅,鸡的香味扑鼻,入口鲜嫩,于是此菜逐渐出名。


以上都是常规菜,真正有中秋烙印的一道菜,则是桂花蹄筋。中秋正是桂花盛开之时,桂花蹄筋采用盛开的桂花及牛蹄筋制作而成,因为“应景”,成为中秋家宴的必点菜品。


节日点心


除了月饼也有人吃粽子


过中秋自然是少不了月饼。古人吃月饼,大户有钱人家,总是有着相当的讲究。还记得《红楼梦》里的中秋场景吗?第七十六回贾母中秋赏月吃月饼,聆听呜呜咽咽、解除烦虑的悠扬笛声,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,又命斟一大杯热酒,送给吹笛之人,让吹笛人慢慢吃了再细细地吹一套来。


贾母赏赐吹笛人的瓜仁油松瓤月饼,非常讲究。袁枚《随园食单》“刘方伯月饼”条曾经介绍做法:“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,中用松仁、核桃仁、瓜子仁为细末,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。”评价是:“食之不觉甚甜,香松柔腻,迥异寻常。”


到了民国年间,月饼的品种一时大大增加。1927年出版的《民俗》周刊第三十二期载文,当时有人调查,仅广州六大茶楼展出的月饼,就多达八十多种,其中极为名贵的有唐皇燕月、七星伴月、西施酥月等;其他著名的如五仁罗汉月、金花香腿月、宝鸭穿莲月、莲蓉蛋黄月、西湖燕窝月、银河映秋月,就更加多得数不过来了。


长沙体面人家中秋吃月饼有一吃法,即“卜状元”,把月饼切割成大中小三块,叠在一起,较大的放在下面,取名为状元;中等的放中间,取名为榜眼;小的放上面,取名为探花。然后,全家人扔骰子,谁的数码多,即为状元,依次为榜眼、探花,各取月饼,颇为有趣。


在湖南蓝山,过中秋节盛行吃一种叫角黍的食品,“家家用箬叶裹糯作角黍,多则实角黍于瓦缸,围稻草,燃而熟之,其风甚盛”,也有民俗专家说,这角黍,其实就是粽子了。


相关资讯